欧盟气候谈判代表梅茨格在德班气候变化峰会上强调,欧盟在2012年把欧盟和进入欧盟空域的国际航空运输纳入碳排放交易体系的决定不会更改。对此,中国航空运输协会称,将呼吁中国政府出台相应政策和反制措施。无论这场国际航空界博弈的结果如何,专家认为,中国航企必须大声表达合理诉求。
如果有人曾冀望明年1月前欧盟在征收航空碳税问题上有所妥协,现在这个念头可以打消了。
正在南非德班召开的联合国气候变化峰会上,欧盟气候谈判代表梅茨格明确强调,欧盟在2012年把欧盟和进入欧盟空域的国际航空运输纳入碳排放交易体系的决定不会更改。
目前,中国航空运输协会称,将呼吁中国政府出台相应政策和反制措施。但业内人士分析认为,无论是反制,还是仍在进行的中国四大航企联合诉讼欧盟单边征收航空碳税的行为,最后的结果可能都不会过于乐观。但中国航企不应因此泄气,合理诉求还需大声表达。
航空买路钱绝非一点点
据外媒报道,梅茨格在德班气候变化峰会上表示,征收碳税的决定是基于其区域内法规作出的,相当于国内法,德班气候大会不论产生什么结果,欧盟都会执行碳税决定。至于坚持执行的理由,梅茨格在回答记者提问时直言,“因为碳税只是很少一点钱。”
这一点钱到底有多少?据国际航协测算,欧盟的做法将使明年全球航空业成本增加34亿欧元。同时,由于欧盟设定的免费配额逐年递减以及航空公司机队规模和航线网络的扩大,航空公司需要缴纳的“买路钱”也将逐年增加。
具体到中国航企,中国航空航天大学法学院教授董杜骄表示,由于国内航空技术与欧美还有相当大的差距,飞机购买、航空人员培训以及技术先进度不够带来的燃油成本较高,中国航企所需承担的成本远高于美国等发达国家,根本不是欧盟所说的“小钱”。
相关统计显示,中国民航业在2012年将为欧盟碳税多支付约8亿元人民币,到2020年缴纳的碳税将超过30亿元人民币,9年累计支出176亿元人民币。
中航企反制胜算几何
事实上,对这笔价格不菲的“买路钱”,欧盟以外的各国早已明了。欧盟征收航空碳税的行为客观违背了《芝加哥公约》中的无歧视条款,因此自碳税征收决定公布之日起,各国反对声不绝。 |